赤柱南部是一個軍事據點。早在清朝時期,赤柱有一個名為赤柱汛的營汛,及已有營兵防守。

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期間,英軍的防禦重點一直放在維多利亞港,故赤柱南部一帶均未設立大型的防禦事工。 到 1930代末期,殖民地政府重新重視在香港的利益,為加強防衛香港島,因此在赤柱的南面海岸線建立軍營作為軍事重地。 1936年於軍營內建成赤柱砲台,同年 11月進行試射,並配有 3 座炮台是從摩星嶺及魔鬼山搬移來的的 9.2吋口徑大砲組成,原位於魔鬼山的東海岸射擊指揮部亦同年遷移至此。  此外,再在不遠處的黃麻角建立 2 座由 6 吋大砲組成的臨時砲台,以加強赤柱砲台的防禦能力。

1941年日本侵佔香港,赤柱軍營成為最後防線。 香港保衛戰期間,赤柱炮台及英軍曾經顯示威力,在港島激烈的攻防戰中,赤柱砲台一直以其 360度旋轉大砲支援英軍抵抗,令日軍傷亡慘重。 直到 1941年 12月 25日,港島的大部分防線均告瓦解,但赤柱守軍仍能作有效的防禦,且為日軍帶來不少傷亡,更一度奪回赤柱北部的馬坑山地區,令日軍頭痛不已。 在赤柱守軍與日軍對峙之時,港督楊慕奇宣告無條件投降,但當時赤柱的東旅指揮官瓦理士准將未能收到投降訊息,至 12月 26日確認書面投降令下無奈地投降。 由於赤柱英軍來不及破壞砲台,最後只好被日軍全部接收。 之後 3年零 8 個月的日佔時期中,炮台及大炮均由日軍所用並擴建,反過來對付盟軍的反擊。

據說,當赤柱英軍投降後,日軍佔領赤柱砲台,並在聖士提反小學的臨時傷兵醫院對英軍及少量平民施行大屠殺共 170名,並將屍體埋放大潭灣。

在整個日治時期,日軍一直沿用赤柱砲台下方的兩門大砲作海岸防禦之用,且在大砲前加建 4 吋厚的保護盾。 香港重光後,駐港英軍重新進駐赤柱軍營,但原有的 3 座 9.2吋炮床, 除 1號炮床仍然保留外,另外 2 號及 3 號炮床已於 20世紀 60年代改建成赤柱衛星通訊站,裝有 2 隻巨型衛星天線碟。  直至 1994年,英軍將赤柱砲台交還港英政府,由物料供應處管理。

炮台天線

炮床遺照

巨型炮床

巨型大炮

炮台遺址 –  (書頁圖片)

..

..

遺蹟圖片

炮台地圖

赤柱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