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是香港的一個山峰,海拔552米,為港島區的最高峰,香港人一般直稱山頂(The Peak)。 太平山爐峰峽是一個著名旅遊景點,地標建築凌霄閣即座落於此。
覆蓋範圍
太平山歷史悠久,擁有多個名稱,而不同的名稱所指的範圍亦有所不同。
在地理上和歷史上,太平山覆蓋龍虎山以東、薄扶林以北、馬己仙峽以西的一大片山丘地帶。 這可以從上環太平山街和山頂各建築的歷史文獻中得到印証。 後來,太平山的山腳部分被劃分為中環和上環,被發展成為中心商業區;山腰部分則被稱為半山區,為一高尚住宅區。 山頂則成為富有的人士和一些外國領使的居所及豪宅,並於近代則被發展成旅遊景點。因此太平山和山頂已差不多成了同義詞。
於香港境內,人們多稱太平山山頂為山頂(The Peak)或太平山頂。 不過一般所理解的山頂範圍,地理上並不十分正確。 人們多把山頂纜車山頂站一帶當做「山頂」。 而事實上,山頂站一帶為爐峰峽,真正的山頂位於山頂公園。
於地圖上,山頂依地勢可再被細分為扯旗山(Victoria Peak)、爐峰峽、歌賦山和奇力山。
地名由來
扯旗山意思即是懸掛旗幟的山。 地名由來有三:
1. 相傳清朝海盜張保仔盤踞香港島時,曾利用該山峰作為瞭望台。 因常用旗
語聯絡,每遇船隻即以扯旗為號,通知海上同黨 。
2. 1842年,香港正式開始受到英國的統治。英國人為宣示主權,因此於山頂
懸掛英國國旗
3. 早期馬己仙峽設有瞭望台,每當有輪船駛入維多利亞港,便在太平山上扯旗
為號
太平山亦曾被英國人以維多利亞女王的名字命名為維多利亞山(Victoria Peak)。
此亦是英語中太平山常用的名稱。 太平山的其他名稱有爐峰、 柯士甸山(Mount Austin)和硬頭山。
扯旗山 552 米
奇力山 501 米
西高山 494 米
歌賦山 479 米
摩星嶺 269 米
龍虎山 253 米
山頂纜車
毫無疑問, 山頂纜車是香港百年歷史中最久經風霜、最富代表性的生活見證。 它經歷過戰爭洗禮, 當過由國際巨星所主演的電影與電視劇的取景場地。
山頂纜車的誕生
1883年,香港人口已達至173,475人,而居住在太平山頂的家庭只有30至40戶。 雖然,早在1873年,山頂酒店已開始營業並吸引著富豪顯赫和名流紳士光顧,往來太平山頂仍是倚賴「轎」為主要交通工具。1881年5月,蘇格蘭人亞歷山大•芬梨•史密夫雄心勃勃,提議了一項建造港島纜車鐵路的計畫,將美利樓與維多利亞峽連接起來,從而加快了山頂地區的住宅開發。 1882年,該計畫獲得了政府批准,並成立了香港高山纜車鐵路公司。 山頂纜車於1888年5月30日開始投入服務,成為全亞洲最早的纜車索道系統,鐵路全長1,350米,中途共設5個停車站。
早先的纜車是採用塗上油漆的木材製造,車廂前後位置各設幾排敞開式條形座位,而中央則設有一個廂房。
纜車軌道全長1400米,海拔最高約397米, 坡度最斜為27度。 纜車最初以蒸氣推動,只載客30人;至1926年改用電動引擎。
纜車可容納30位乘客並以三種等級劃分,中央廂房預留給頭等貴賓。 1908年至1949年之間,纜車上首排的兩個座位是預留給當時的港督乘坐,座位背後更設有一塊刻上「此座位留座予總督閣下」的銅牌。 直到開車前兩分鐘,這排座位絕不能佔用,以備香港總督大人突然到臨。
通車初期,山頂纜車頭等車廂票價收費3毫,二等車廂2毫、三等1毫,回程一律半價。 當時纜車仍然由燃煤所產生的蒸氣推動,通車首日共服務600名乘客,首年客流量已經達15萬人次。
1926年,山頂纜車拚棄燃煤作為動力能源,正式改由電力推動。1941年12月11日,日軍佔領九龍半島之後,山頂纜車機房受擊損毀,日軍一枚炮彈的碎片嵌於纜車兩台綱纜鼓輪底下。
1959年,72座的全金屬纜車車廂正式投入服務,它就是現今全自動化車廂的前身。 1988年5月, 郵政局推出山頂纜車百周年紀念郵政封章,成為不少山頂纜車迷與集郵愛好者的心愛收藏。
1989年,山頂纜車耗資6千萬,引進由微型處理器操控的電力驅動系統,並由當年的港督衛奕信爵士於同年9月20日主持啟動儀式。
自早期營運開始,山頂纜車一直是藝術家和攝影迷捕捉的焦點,他們以繪圖或拍攝形式紀錄纜車行車片段。 無論是純粹為保存個人回憶,還是用作商業用途的專業照片,山頂纜車總是那麼令人神往。 早期的照片不僅是在山上或山下的站台拍攝,有些作品更在沿鐵路的不同地點取景,因此,我們有幸能從這些作品中以不同角度欣賞山頂纜車。 一些作品更被重新製成黑白明信片,並加以彩繪美化。 此類山頂纜車明信片在那時期非常受歡迎,滿載優雅的筆觸,記錄了親身感受的動人景觀及難忘的纜車旅程,廣寄親朋摯友留下回憶印記。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人們對以山頂纜車為拍攝對象的興趣有所減退。 也許,相比於創新先進的交通工具及變化不段的香港城市輪廓,山頂纜車的新鮮感有點遜色。 所以,六十年代後期至七十年代的攝影作品亦多以新落成的山頂凌霄閣及維港景致為拍攝背景。 據說那時,遊客聲稱可從山頂凌霄閣遠眺至澳門。 然而,山頂纜車始終是香港歷史中最熱門的拍攝景點之一。
不論都市生活節奏如何改變,山頂纜車仍堅持為旅客帶來難以忘懷的景致,以及遠離繁囂都市的寧靜旅程。
阿群帶路圖 |
「香港」命名的由來
裙帶路——香港傳奇的開始
香港的歷史, 遠者可以追溯到秦始皇三十三年 (西元前214年),那時香港地區是屬於南海番禺縣,寂寂無名,更談不上所謂的正式命名為「香港」,如果要考究香港最早的第一條馬路, 那就很難說清了。 自從1841年英國開始管轄香港後,於次年1842年 2 月就著手建築第一條正式的馬路 ──「皇后大道」。 其實,真正的第一條馬路可能是叫「帶路」,或叫「裙帶路」及「群大路」,這個歷史一直要等到1976年才能得到確定。
當英軍於1841年一月宣佈佔領香港後,到5月發出第一張《憲報》,內容有記載說:「群大路,漁村,五十人。」 道光二十二年,(即1842年)兩廣欽差大臣耆英訪港, 回穗後寄京奏章有道:「在土名裙帶路一帶,鑿山開道,建蓋洋樓一百餘所,漸次竣工。」 雖然兩個報告的馬路名有點差別,但是都是同一件事,故此,有論者認為這是香港的第一條路。
那麼,「帶路」,「裙帶路」或「群大路」究竟在哪裏? 是如何命名的呢? 它的傳奇可能也是香港傳奇的開始。
「裙帶路」的路名不一,命名的傳說有二:
英國統治香港之前,未立維多利亞城之前,呢帶無乜平地,山邊就係海邊,斜坡滿岩石。 「裙帶路」在清朝乾隆年間是指香港仔附近的一條漁村,因為這條漁村附近有一條山路,由南繞至山北,蜿蜒曲折,在海面遠望, 響崖石之間,開有一條路,彎彎曲曲,好似裙帶咁,當時水上人同島上村民咁呢帶做裙帶路。 英人開埠之後, 唐人照舊叫維多利亞城一帶做裙帶路。 呢個名到二戰後初期都用,但家下多數人都不明所以。
1963年3月近石排灣出土一塊路碑,一面就有寫Victoria 5 mile同裙帶路十八里,另一面有寫Aberdeen 1 mile同石排灣二里。 從此睇到維多利亞城同裙帶路係同地。 家下塊碑歸香港歷史博物館。
好多人唔清楚來歷,穿鑿附會,編有唔少故仔。 另外最出名一則係咁:英人來港嗰陣,有個叫阿裙或者陳群嘅蜑家婆,人稱阿群。 佢響呢帶幫人帶路。 帶路幫英人由島南去到島北。 因為佢帶路之故,所以叫呢帶做裙帶路,而香港徽號上,個唐人就係阿裙,幅圖亦叫阿裙帶路圖。 不過,未有英人來之前,經已有裙帶路個名,好明顯係作故仔。
似乎「羣帶路」一直活在傳說裏面, 直到一九六七年三月一個花崗石的里程碑在石排灣道被發現出土,石碑上刻有「裙帶路」三字,被認為是碩果僅存之文物,肯定了有「帶路」這條路,並非傳說。 這石碑就一直收藏在香港博物館,紀錄著香港的開始。
據《新安縣志》所載的地圖,昔日香港島記錄有「香港村」,及見於縣志之內。
「香港」之得名,其實與「香料」有密切的關係。當時許多香料製品的原料。是用香木的液汁或檀香木的枯木根,以器皿盛載,再用熱水熏蒸,以溢出的香氣來薰衣或靜修時點綴。 當時東莞出產的香是南方最有名的,因此稱為「莞香」。這些從東莞運來及本地出產的香料,常由香埗頭 (即今天的尖沙咀) 運至石排灣 (今日香港仔)一帶, 在這裏的小港口集中後再轉運至各地。
石排灣東北岸一帶因此逐漸被稱為「香港」,意即販買及運銷香料的港口。 而位於灣畔的村落遂稱為「香港村」。 由於常受海盜滋擾,村民後來又建圍牆自保,故此「香港村」又稱為「香港圍」,即今天的黃竹坑舊圍一帶。 後來英軍佔領香港島,常由一名叫陳群的蜑民引路。 當英軍途經「香港村」時,詢問該地的名稱,陳群以蜑語答稱「香港」, 英人即以蜑音「HONG KONG」為記。自此以後,「香港」便成為了全島的名稱。 而「裙帶路」花崗石的里程碑在石排灣道被發現,即香港村之附近,應是1850年代當時人民熟識的街道。
香港名稱的由來
香港是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一個小島,本是寂寂無名之地,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大都市,也是近百年間的事。 在此以前,這地區甚至連一個固定的名稱也沒有。唐代的時候,「屯門」就是最先代表香港及其鄰近地區的地名。 至於「香港」的名稱,最早見於中國典籍的記載,是在明朝萬曆年間郭棐編修的《粵大記》之內,但只是指島上局部地區而言,整座島的名稱還沒有提及。
(1) 有關香港得名的傳說
香港之得名,歷來有許多不同的解釋。 有人說是清朝嘉慶年間,有一個名叫香姑的女海盜,曾佔據了今天的香港島作為根據地,後人因而稱本地區為香港。此外,有人認為在今日香港仔附近,從前有一道大瀑布,相傳就是《新安縣志》所載「新安八景」之一的「鰲洋甘瀑」。 瀑布的水質甘香,故人們稱之為「香江」,往來的船舶都愛在這裏汲水飲用。 後來「香江」就演變為全島的名稱。 另據古老傳說,今日銅鑼灣天后廟前,以前曾安放了一座從遠地漂來的紅香爐,廟後的山崗因而稱為「紅香爐山」,而廟前的海灣亦喚作「紅香爐港」。 其後,「紅香爐港」轉為全島的名稱,叫做香港島。
早年香港薄扶林天然瀑布 有些人認為這裏就是「新安八景」中的「鰲洋甘瀑」 |
(2) 香港名稱由來的解釋
上述種種說法似是而非,莫衷一是。 關於「香姑」的傳說,史籍並無海盜香姑的記載,而且以一個海盜的名稱為一島之總名,實不可信。 至於「香江」這個名稱,是近百年來繁榮之後而起的,而本地區的河流山澗亦似乎沒有以江為名。 根據學者的考證,「鰲洋甘瀑」的「獨鰲洋」應是指今日塔門洲南部的獨牛洲,與香港島之位置相隔甚遠。 故此,「香江」之說與「鰲洋甘瀑」應無直接關係。此外,「紅香爐港」之說亦值得相榷。 據《新安縣志》所載的地圖,昔日香港島上除繪有紅香爐山外,還記錄有「香港村」;二者同時見於縣志之內,可知「香港」一名實非由「紅香爐山」轉稱而來。
「香港」之得名,其實與「香料」有密切的關係。 當時東莞出產的香是南方最有名的,因此稱為「莞香」。 今日新界大埔的沙螺灣、沙田的瀝源村都是當年盛產香的地方。 這些從東莞運來及本地出產的香料,常由香埗頭 (即今天的尖沙咀) 的香頭 (運香用的碼頭) 運至石排灣,在這裏集中後再轉運至各地。
石排灣東北岸一帶因此逐漸被稱為「香港」,意即販買及運銷香料的港口。
香港保衛戰(英語:Battle of Hong Kong, 又稱香港攻防戰、十八日戰事 ,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初期、 大日本帝國為進攻英屬香港所發動的戰役。戰役於1941年12月8日爆發, 至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宣佈無條件投降、12月26日全體駐港英軍投降結束為止。
香港殖民地一直是英國在亞太區戰略的重要據點。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及華盛頓會議結束後,英國逐漸視日本為在東亞的假想敵,並且按照時局變化調整香港的佈防策略及方案,以配合英國整體的戰爭部署。 至於日本在《倫敦海軍條約》1936年失效後,開始深入探討與英國開戰的部署, 亦斷續構思進攻香港的計劃。 1940年7月2日,日軍在御前會議中定出兩大國策,其一是以日本為中心,建設以日、滿、華聯會骨幹的大東亞新秩序,其二是配合按照合適時機「南進」太平。 此新國策一改日軍戰略,由「北進」向大陸發展,轉變為「南進」向太平洋進攻。
1941年,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區逐漸站穩陣腳,打算透過增兵香港及東亞殖民地, 再聯同美國、中國及荷蘭等國家, 阻嚇日本向英國宣戰;然而日本在8月遭美國實施石油禁運, 日本軍軍部及政府最終決定發動太平洋戰爭, 並且制訂「南方作戰」行動, 而進攻香港即為此項作戰的「C作戰」(日語:C作戦)。
1941年12月8日,日本陸軍第38師團越過深圳河,向新界進攻。 當時駐港英軍的作戰計劃為固守香港島, 位於新界及九龍的醉酒灣防線僅作拖延用途。 新界北的駐港英軍先將新界各地的主要道路及鐵路切斷, 令到日本軍隊的進攻進度受到大大的拖延。 日本原本計劃部署一週才向醉酒灣防線進攻,惟第228聯隊及第230聯隊私自行動, 先後在9日晚及10日早上攻破城門碉堡及金山防線, 迫使駐港英軍提早在10日下午起撤回香港島。 由於日本軍隊的整體部署被兩支聯隊擾亂,第38師團比較遲才向九龍推進,最終至12日才佔據九龍半島及魔鬼山,其時駐港英軍已經全數撤離。
12月13日, 日本軍隊嘗試勸降駐港英軍不果,雙方在維多利亞港連日隔海砲戰。 由於第38師團於開戰前未有準備,攻擊港島方案至17日才告落實。 18日晚上,日本軍隊登陸港島東北,遭到人數比較少的駐港英軍頑抗, 阻止日本軍隊進入維多利亞城市區,攻擊方案再遭擾亂。不過,第230聯隊在19日早上意外攻入港島中樞、 防線比較弱的黃泥涌峽, 並且包圍駐港英軍西旅司令部;其餘兩支聯隊也在欠缺協調之下, 同時向黃泥涌峽東北的畢拿山及渣甸山推進。 英日雙方在黃泥涌峽激戰連場, 最終以西旅司令部失陷、 羅遜准將陣亡、駐港英軍反攻失敗告終, 惟日本軍隊第230聯隊也遭受嚴重傷亡,致使接着數日只能夠待命及休整。
12月20日後,駐港英軍的防線逐步瓦解。 日本軍隊在當日凌晨沿紫羅蘭山南下淺水灣、 深水灣及壽臣山, 又在港島北的聶高信山打開缺口。 雖然人數比較多的日本軍隊再次因為不熟地勢及遭到駐港英軍的頑抗, 使到其各路攻勢於淺水灣酒店、壽臣山及紅山半島等地方一度停滯。 然而駐港英軍已經折損嚴重, 逐漸被日本軍隊分割為東西兩部, 再加上多次反攻俱告失敗, 促使港督楊慕琦及駐港英軍司令莫德庇少將考慮投降。 不過在倫敦的命令下,駐港英軍繼續抵抗。 22日至25日,駐港英軍西旅在黃竹坑、中峽及灣仔一帶接連敗退,楊慕琦最終於25日下午決定投降。 至於死守赤柱半島的東旅英軍,因為通訊中斷之故,至26日凌晨才向日本軍隊投降。 至此,日本成功佔據香港,開始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龍虎山(Lung Fu Shan 或 Hill Above Belcher’s)
是一個位於香港中西區薄扶林的一個小山峰,高253米, 是龍虎山郊野公園的所在地。 龍虎山東南接扯旗山,南接西高山(以薄扶林道遊樂場及克頓道、盧吉道及夏力道交界處為界), 西南接摩星嶺, 北接西環。 香港大學的本部建築群座落於龍虎山東北部的山腳位置。
松林炮台 – 克頓道
松林炮台建於1903年, 設有兩座口徑闊六吋的大炮炮位, 用以保衛附近一帶水域的安全。 炮台設於307米高的山丘上, 是本港最高的海岸炮台。 1913年,大炮因無須作守衛港口之用而被拆除。 1920年代中期,炮台改建為防空洞, 炮位裝上兩座口徑闊三吋的防空大炮。 1941年12月15日,日本空軍在港島進行大規模空襲, 炮台被戰火嚴重破壞。 戰後,炮台成為郊遊地點。
西高山機槍堡(龍虎山觀景台)
從龍虎山郊野公園郊遊區2號場上望西高山山頂
西高山機槍堡為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佈下的防衞設施, 位於西高山西北面的山腰位置, 即龍虎山郊野公園郊遊區2號場,屬龍虎山郊野公園之範圍。 遊人沿夏力道向西行直到盡頭即可到達。 政府於近年(2002年或之前)在其上加建了觀景台,取名為龍虎山觀景台(因雖不在龍虎山,但在龍虎山郊野公園)。 觀景台的景觀雖不及西高山觀景台,但仍可以盡覽港島西面的海景。
維多利亞城界石
1903年,香港政府豎立了多塊界石,以標明維多利亞城的範圍。其中位於克頓道起點(距離旭龢道約400米)的界石,至今仍留在原位。這些界石形狀相若,而這塊界石高98厘米,頂部呈錐形,並刻有「City Boundary 1903」字樣。事實上,法例已訂明城市範圍,故界石只是象徵標記,不具法律意義,現成為標誌城市邊界的歷史遺蹟。至於其餘現存界石,則分別豎立於寶雲道、泥涌道、舊山頂道、薄扶林道及域多利道。
舊總督山頂別墅守衛室
山頂柯士甸山道
守衛室原是山頂別墅(即舊總督度暑別墅)的守衛宿舍。山頂別墅於1897年被後重建,並於1900至1902年間建成守衛室。建築師巴馬丹拿採用蘇格蘭古堡式建築風格設計別墅大宅,但守衛室卻採用古典主義建築風格。重建後的山頂別墅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炮火洗禮後嚴重損,且無法重建,遂於1946年拆卸。然而,守衛室卻得以保存,並於1995年列為法定古蹟。
* 此建築物不對外開放
山頂餐廳
山頂道121號
山頂餐廳原是建造山頂纜車的英國工程師的工作間及宿舍, 後於1901年改建為「轎子停放處」, 供停放公共及私人轎子之用。 從舊照片可知,現存建築物與原貌有許多不同之處, 其中包括以前用混凝土建成的開放式拱門, 現已裝上大門; 原以鋼筋承托的木製桁架,則改以磚塊及混凝土支撐, 豎立在承重石壁上。 不過,究竟有多少部分仍保存原貌或曾經翻新, 現已無從稽考。 1947年,建築物改建為餐廳。